旱地水稻全程种植技术
水稻旱作的整个技术方法如下:1、土地选择。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背风向阳面的酸性旱地作苗床,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水源条件适宜的土壤,避免使用冷湿田或碱性地。
2、苗床施肥。
旱稻育苗的关键之一是床土的酸化、消毒和施肥。
秋季栽培可在土壤耕作层施农家肥、碎秸秆、过磷酸钙,保持土壤适宜湿度,使其成熟,春季栽培不进行苗床栽培,可制作水稻苗床。
播种前20-30天使用。
耕层施专用肥。
3、种子处理。
选择水稻品种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合理布局。
浸泡前将种子晒干。
使用咪鲜胺、氰胺肟酯和咯菌腈等化学品浸泡或包衣种子。
4.播种。
掌握种子用量也是能否长出壮苗的重要一环。
播种量根据苗木大小而定,小苗30公斤/亩,中苗20公斤/亩,大苗10公斤/亩。
播种前将底水浇好,达到饱和状态。
播种后覆土要平整,覆土深度建议为1厘米。
5、苗床温度、湿度。
从播种到出苗,重点注意保温,湿度保持在30℃,最高温度不超过35℃。
苗期一叶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以内。
幼苗第二叶期,膜内温度不宜超过20℃,防止高温烧苗。
苗期三叶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
晴天可揭膜通风,阴雨天或低温时应覆膜防护。
幼苗。
6、病虫害防治。
从立针期到1叶1心,可选择甲霜灵·福美双、甲霜灵·腐霉灵或腐霉灵兑水喷雾。
5-7天后可再次检查病田。
覆盖种子后,用干育苗专用除草剂(40%丁草胺)进行除草。
喷涂必须均匀,禁止重复喷涂。
在苗期,根据田间杂草的类型,可以使用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来防治各种一年生杂草,例如草本植物。
园林草和草叶,或吡唑喹啉和二氯喹啉酸可用于防治园林草和一些阔叶杂草。
在3叶1心的幼苗或移栽前5-7天,用咪鲜胺或三氯唑、戊唑醇或三环唑防治叶瘟。
水稻旱育秧技术?
旱作水稻育苗技术要点,供参考:一、营养土的配制1、施肥:每亩地施营养土80公斤(40盘秧盘)。播种前一个月以上,取肥沃微粘的菜园土,加少许人畜粪便和过磷酸钙1公斤,放置半个月以上,然后风干,粉碎,过筛。
2、消毒调酸:播种前将1包壮苗剂与80公斤营养土的1/3混合作为播种时的底土,剩余2/3的营养土作为播种时的盖土。
(壮苗剂具有消毒、调酸、育苗化控、营养等作用)。
2、准备旱稻苗床,选择地势松软、背风向、水源方便(最好靠近冬稻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的地块,按4.5英尺开地。
宽度,精细平整,然后浇水(粪),每40个苗盘需要床长20英尺。
三、播种、覆膜1、排列:将前一天准备好的苗床用一寸厚的泥覆盖并抹平,然后排列成竖四块或横两块,轻轻压实。
2、播种:首先将拌有壮苗剂的营养土均匀撒入育苗盘中,使每个孔隙的营养土深度不足一半,然后用精量播种机播种,使每个种子在每个孔内。
1-2粒米胚芽(准备40个秧盘1公斤米种);另2/3的营养土上,然后用踏板或手将盘子下压(使塑料孔锥全部沉入床面的泥中),同时除去上面多余的营养土。
板(以防止根部绳索);最后用手动喷雾器浇足水(如果孔内营养土流失较多,应适当补充少量营养土)。
3、拱形盖膜:为提高积温,防止苗床中央水分在拱顶上蒸发后散失到拱形两侧,可采用双膜覆盖技术。
其方法是播种后先在育苗盘表面铺一层地膜,再将圆顶盖膜盖在其上,待稻株直绿时将平膜揭去。
4、苗期管理:从播种到出苗,幼苗出现第二片叶前一般不灌水,膜内湿度应控制在25℃以内。
如果太高,要通风降温。
从第二叶阶段开始,必须根据天气情况对植物进行调温并通风。
叶期彻底揭去薄膜,出苗后根据干旱情况和植株品质施肥、浇水。
为防止猝倒病的发生和蔓延,对40个苗盘,用15克狄克逊兑2公斤水喷雾;丢弃前用750倍20%三环唑喷洒植物,以预防稻瘟病。
植物当长到3.5~4片叶时即可定植。
五、本田整理及起播技术1、本田整地:本田要求田地平坦,泥质细密,表面无露水、泥浆。
下水时水深应为2-3厘米。
植物。
一般上午、下午均可投田;在沙厚的田地里,为了防止泥浆沉降,可以直接扔掉。
施基肥时宜施用35%水稻专用复合肥(每亩35公斤)。
2.报废:①本田基本植株的测定:报废前必须进行取样,研究产量,产量根据穗数品种不同(如京926)而异,约18000株必须每亩弃巢。
中型品种(如钢优527)亩产15000-18000升,晚熟大耳品种亩产12000-15000升。
②植物投放方法:投放植物时,应遵循“扔高、扔远”的三步原则,做到田间植物分布均匀。
下水后保持浅水3-4天,然后到田间挑一座宽2米、宽20-30厘米的人行桥,再次密集移动,以补偿稀疏。
6、化学除草:苗田苗木分布不规则,栽培困难,应与化学除草相结合。
较好的方法是在浇注后7至10天,每亩用10克(一小袋)“农得石”与细砂混合。
7、注意:本程序仅适用于冬稻田,后续管理与常规湿稻栽培基本相同。
水稻的旱育秧技术要点
近年来,我们农技推广中心在各村旱稻育苗、补田后的工作表明,旱稻育苗技术具有省工省地、节水省费、简便易行的效果。使用。
经营并显着增产,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旱稻育苗。
具有势快、分蘖早的优点,促进低分蘖,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形成大穗,提高产量。
操作如下:-土地选择和整地l.在种植幼苗时,应考虑季节。
及时同化并进行早期栽培。
水稻秧龄应在35-35岁。
45天后,叶子上出现5-6片叶子。
2、旱稻育苗田地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土壤疏松、肥力中等以上、排灌良好、杂草少、地下害虫少、背风向阳的田地。
3、整地:湿度1.4米至1.6米,床高湿度低,苗床早翻晒干,播种前一周以上,添加腐熟细碎的农家肥10公斤和60克每个土壤的钙。
平方米,40克尿素或水稻专用组合物。
合肥(10-10-5)100克,然后施硫酸锌5克、硫酸钾10克结合整地打床,将所施的肥料与10-15厘米表土均匀混合,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脂肪生长。
2、播种、覆膜。
播种前,每平方米用迪克松1克施于苗木表面,对土壤进行消毒。
每平方米用种子50-100克。
轻轻按压种子,直到三边都变硬。
入土,然后用细肥-cm盖在种子上,并浇足水盖膜。
出苗后变绿,揭膜(如果温度较低,可以推迟揭膜)。
杂草较多的苗田,入土后每10米用丁草胺2.5克60倍液加药1.5公斤。
3、处理苗田。
秧苗揭膜后,第一次浇水不宜太早,第二次浇水要充足。
一般情况下,幼苗的叶子不会卷曲,叶尖上会出现露水。
说明幼苗没有足够的水。
在整个育苗期间,要经常浇水,以免幼苗生长过多。
4、施肥:当幼苗长到2片叶时,揭去薄膜,用含0.3%和0.2%尿素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洒叶面。
7天后,重新申请。
5、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立即用70%二甲通可湿性粉剂25克兑水30公斤喷施,防治水稻晚疫病。
如果发现根蚜虫,可以使用5%乳化吡啶必利浓缩液。
混合50毫升水。
根据植保站预报,喷洒根部水50公斤,用于控制、防治蛀心虫。
移苗前一天,每亩喷75%三环唑20克50公斤,防治稻瘟病。
杂交水稻还被称为什么?
杂交水稻(禾科植物)又称超级稻
杂交水稻种植技术
1.种子处理和发芽
将种子干燥1-2天,然后用网袋收获。
然后用50%炭氮湿粉500倍液取种子24小时,待种子变白时放入塑料桶中。
2.苗床准备
定植前,选择地面积大、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杂草少、水源良好、水质良好的地方,并施堆肥。
并在土表撒细农家肥1000公斤、普通钙4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将土地粉碎好后,将土地分成1.2米宽,土壤总长度为10米,不应超过15米。
3适时播种,3月中旬播种。
种植前先垫上土,然后用筛子揉搓。
先将苗床打平平整,然后撒上酒和清水填好,将经过种子处理的稻种均匀地撒在苗床上。
一块木板,然后将准备好的稻种放入土壤中。
栽培:(1)断奶肥:每根香蕉叶心期施尿素10公斤。
(2)施肥:定植前1周每公顷施尿素10公斤。
24月底移植。
1.整地:收获结束时,封田,每公顷施碳酸氢铵4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10公斤、硫酸锌2公斤。
基肥。
2种植规格:-(l)单行垫植:株距4×6(英寸),每亩25000丛,每株苗1-2株。
(2)双行条植:行距4×(4×8)英寸,苗25000丛,每堆栽1-2株。
3.田间管理只有田间旱苗、田地开裂、根部白化,才能控制低效种植园。
在发酵过程中、在灌浆阶段经常浇水,在烹饪过程中干浇水或湿浇水,最好是湿浇水。
2.追肥:(l)移栽后5-7天施尿素7公斤;追施绿肥,结合化学除草,用植物醚0.4-0.5公斤。
亩。
(2)定植、出苗时每亩施尿素或颗粒复合肥10公斤。
4
稻瘟病:防治苗瘟,稻田喷45%磺胺唑1200倍液。
对于叶瘟病,喷40%Fuji-I1800倍,每7天喷一次。
控制耳颈疹最有效的时间是80%的耳朵容易破裂时,喷75%三环唑湿粉1000次。
细菌性病害和细条病:发病初期每亩喷施10%叶面湿粉剂20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每亩喷施,每隔7天喷施一次。
如喷药后3~4小时内下雨,所有农药当日或次日再次喷施,以达到防治效果。
病虫害防治:水稻害虫主要有二化螟和二化螟。
水稻植株可喷20%碧虫林1000倍液或瑞金特亩10ml。
防治螟虫,可用25%杀虫剂150毫升喷雾或200毫升与沙混合。
稻纵卷叶螟为害性极强的害虫,每亩施2.5%敌百虫粉剂1.0~1.5公斤或用50%杀螟松或90%敌百虫晶1000倍液喷雾。
5.适时收割
稻子成熟时收割,迟早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