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后期怎么提高产量
这个时候夏花生的生长应该已经进入了生育中后期,这个阶段的管理也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花生能否最终达到高产的关键时期。
,所以应做好以下管理要点。
适量水肥
要知道,花生一旦进入生长中后期,对肥水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
首先,我们需要谈谈水的需求。
此时花生生长期需水量占整个花生生长期需水量的30%以上。
如果干旱会导致花生产量减少,最好注意花生的生长情况和天气情况,然后及时浇水,浇水时间为10:00以后或15:00以后进行漫灌。
。
如遇高温多雨天气,勿忘记沥干水分,以免脱株生根。
至于肥料,按时浇水、施肥。
给犁沟施肥并用水冲洗。
栽培
授粉后,花生灰管内会长出果穗,果穗在地下迅速生长。
这个过程就是花生针入土的过程。
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培土,一般是在花生开花后20天左右,或者是手工培土。
科学调控
此时花生生长中后期对水、肥的需水量较大,容易出现徒长现象。
此时可使用烯效唑、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进行喷施。
第一次是当花生株高达到35厘米左右时,水肥条件良好,大量果针开始入土。
第二组果针长到鸡嘴那么大。
第二次是在第一次检查结束后两周左右。
花生株高约40厘米。
病虫害防治
花生生育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棉铃虫、棉铃虫、蚜虫、叶斑病、茎腐病、锈病等。
要及时防治病虫害,避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2.5 三氟氯氰菊酯可用于花生种植期的防治。
对于谷物,可用500~700倍辛硫磷溶液进行灌根。
喷洒拟除虫菊酯可以控制蚜虫。
花生叶斑病可用12.5%烯效唑湿粉剂,每公顷40~50克,兑水30公斤,喷2~3次,间隔10天左右。
花生锈病可用75%百菌清600倍液喷雾,剂量每亩40公斤左右,频率与叶斑病相同。
适时保存
当花生主茎上的叶子开始变黄落下,顶部只剩下四五片绿叶时,程度荚果成熟度达到80%以上,即可采收。
收获的花生含水量较高,应及时烘干,以免发霉变质
综上所述,中后期管理要点有几个影响花生的生长。
这些联系在招聘管理过程中不能忽视,必须做好。
花生怎么种植才能高产
要使花生高产,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土壤选择:花生喜排水良好、肥沃、疏松的土壤。最适土壤pH值在6.0-7.0之间,富含有机质。
2、适宜种植季节:花生适宜在气温稳定、地温达到15℃以上的季节种植。
3、选种:选择优质、高产的花生种子进行种植。
4、播种方法:花生可采用直播或移栽种植。
直播时每穴播种3-4粒,每穴间距20-25厘米,行距60-80厘米。
5、水分管理:花生是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
需要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浇水过多。
6、施肥及栽培管理:播种前进行基础施肥,生长期根据需要进行追肥,并做好松土、除草等栽培管理措施。
7、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影响花生的病虫害,并采取相关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调整栽培措施等。
8、采收时间:一般在花生生菜发芽后,当花生植株上的叶子变黄、即将枯干时即可采收。
以上是一些要点,但实际种植过程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栽培环境来确定。
需要调整和协调。
花生怎么管理才能高产用什么肥料好
1、及时排灌,防旱涝:花生在花针期和结荚期需水较多,因此中午和叶片出现枯萎时应及时浇水。春花生和夏花生苗期一般不需要灌溉,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抗旱能力。
麦盖花生在苗期若出现干旱,应及时浇水,以护苗。
结果期干旱时,应轻浇水,以免早衰。
确保田间排水畅通,避免因内涝造成损害。
2、及时播种、饲喂和除草:小麦收获后,应及时播种和除草。
打顶时,可在花生植株一侧挖沟施肥,然后覆土并浇水,为种植提供足够的水分。
花生收边前,可通过行间沟铺粗土,以增强果针对土壤的穿透力及其稳定性。
3、病虫害防治:用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等杀虫剂轮流喷叶面,喷2-3次,间隔10-15天,防治叶斑病等病害。
叶面喷施阿维菌素或福欣乳油可防治粘虫等害虫。
4、及早及时防治,防止茎秆生长:当花生主茎高度达到30-35厘米(一般田)或35-40厘米(高产田)时,在叶面喷洒烯效唑进行防治和改善。
株高。
坐果率和坐果率。
5、根外追肥,防止早衰:花生结果期,在叶片上连续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百菌清混合液两次,间隔10-15天,可延长功能期防止上部叶片早衰。
6、花生高产适合施什么肥料:使用重腐熟的农家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花针扎透、荚果饱满。
7、施肥方法: - 苗肥:每亩施氮肥5公斤或优质堆肥250公斤与磷肥、钾肥混合后切片施入促进早生、壮苗、多分枝。
- 花肥:花生开花期间,根据土壤特性施入熟石灰或石膏粉,与细肥一起埋入土壤中,提供钙、磷。
- 叶面肥:花生定植结荚后,喷施过磷酸钙溶液,促进充分结果,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