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育秧,秧苗在旱地生长后期,秧苗生长发育不良,有什么办法可以促进水稻秧苗?
可以使用微生物菌剂+水溶肥,也可以使用新型颗粒水溶肥,专门针对旱地开发,使用方便、高效。一、种子栽培技术(一)种子处理:1、播种前2-3天将种子晒干,将种子摊铺至3-5厘米厚,每天翻动数次,确保种子干燥均匀。
阳光强烈、气温较高时,应增加翻种子的次数,避免长时间不翻种子,使种子在高温下被灼伤,降低发芽率。
2、选种:通过选种的方式筛选出籽粒、碎粒、虫害粒、草籽,并选择大而成熟的种子。
选种有盐水选种、黄泥水选种等方法。
要选择盐水,请使用水箱或大水池加水,并使水中含有盐。
在准备好的盐水中加入一个鸡蛋,搅拌均匀。
当鸡蛋一半入水时,浓度刚刚好。
3、浸种消毒:将选好的种子用浸种剂如100克。
如果你没有100克,你可以用其他的。
买药的时候要问卖药的人哪种药比较好。
您还可以询问周围的人正在服用什么药物。
种子感染是为了防止水稻植株发生恶苗病、稻瘟病和立枯病。
4、发芽和发芽不均匀,与温度有关。
发芽最低温度为10℃,最高温度为40--42℃,最适温度为28--32℃。
32℃时种子发芽最快、最均匀。
因此,浸种后,将其浸入47-48℃的水中,然后保持32℃的恒温催芽。
芽不宜太长。
以芽长1厘米、洁白、光滑为佳。
(2)环境条件注意天气预报当当地气温保持在5-6℃时,即可开始育苗。
播种前,将育苗盘彻底浇水,并尽量均匀播种。
覆土0.5-1.0厘米,不可太薄或太厚。
播种时若气温低于5℃,温室内采用竹拱,温室内覆盖物上面垫一层薄膜,再用三层薄膜覆盖,以增加保温效果。
育苗处理时要注意协调好氧、水、温度的关系。
这是旱稻生长的技术关键。
一是防止棚内温度过高长弱苗,二是防止低温缺水长幼苗、老苗,三是防止气温突然高低导致生长死苗。
。
1、温度条件从播种到出苗的一周内,天气比较凉爽。
大中型棚屋主要以密封、保温为主。
2、水处理:尽量延长第一、第二次浇水时间,即出苗后,不要浇水,待播种土难以触及时,再浇第一次水。
浇水后,当土壤非常干燥时再浇一次水。
3、通风炼苗当苗一叶半时就开始通风炼苗,并把苗蹲下,防止苗长得太大。
一般情况下,随着苗木长大、天气转暖,通风时间逐渐加长,通风口加大。
4、苗期病害防治苗期1叶半至2叶半时,预防苗期病害很重要。
5、水稻苗期施肥时,两片半叶后易缺肥。
缺肥的苗子叶子使用水溶性肥料时,一般会变黄并变得不那么绿。
施肥时,我们在插秧前先给稻田施一次肥。
这次基本上是农家肥,通常是牲畜和根食者的粪便,以保持土壤的肥力。
第二次受精大约是。
定植后十天。
这次施用的是燕窝水溶肥,氮含量高,磷含量高,所以产量会高很多。
第三次施肥是等到耳塞长出来的时候。
这时需要的养分较多,所以这次施肥量要适当增加,但要适量,以促进肥料的发育生长。
穗塞最后一次施肥是要等水稻穗长出并完全发育时,此时施肥的主要目的是让水稻更加饱满。
施肥技术施肥方法:施肥时注意方法施肥时首先要注意水稻的生长情况,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判断是否需要施肥。
如果施肥过早,会导致水稻徒长,废苗增多。
但如果施肥过晚,很容易导致水稻无法适应这种生育水平而出现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
其次要注意施肥量,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水稻的肥力和水稻的生长情况来施肥。
我们可以选择燕沃水溶肥。
肥料种类:水稻用的肥料种类其实并不多。
它们都是根据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施肥。
一般为复合肥、尿素、硅肥、盐沃微生物肥、钾肥、有机肥、磷肥、氮肥。
但氮肥一定要适量施用,否则会出现死苗,稻谷最终的口感也很差。
施肥要点:施肥时尽量采用侧向深施肥方法。
这样施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的用量。
二是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
三是可以降低水稻发病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量。
采用侧深施肥时,必须注意稻株间距、施肥情况及稻田土壤。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
水稻育苗期管理很重要如何进行水稻育苗期管理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育苗期以及育苗管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水稻育苗及苗期管理方法:为提高水稻发芽率,播种前应将种子晒干,然后用2毫升100克(25%咪鲜胺)或15克敌菌生(16%咪鲜胺和硝氮,加5~6水)。
浸泡水稻种子5~6公斤,每5~6公斤水加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0克,浸泡72小时,昼夜浸泡在露水中,然后发芽播种,可有效防治并播种。
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蝗虫前期B、水分管理:揭膜时,干苗应每隔一段时间浇水一次,防止3叶期前死苗,促进根、叶快速生长;防治叶片卷曲,应以控水和干旱管理为主。
雨天不要浇水,雨停后田间要晾干。
水中育苗时水层不宜过深。
肥料处理:旱作水稻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少,如果苗床已施肥充分,一般不需要在苗期适时追肥。
-施氮肥,每亩施尿素10~20公斤,并适时浇水,防止肥害。
浇水的苗木在苗期需肥量较大,追肥量较大,需少量多次均匀撒施,防止烧苗。
防治病虫害,每亩落粒前用48%毒死蜱乳油150毫升,35%辛硫磷微胶囊1公斤;落粒后,傍晚用40%辛硫磷乳油100克混饵使用。
撒在稻田周围,防治地下害虫。
为防治全苗定植后细菌性猝倒病、萎蔫病,苗田每亩选用下列两种配方之一,加水50~75公斤喷雾。
苗田除草可从第2叶1心至第4叶进行,每亩用氯化苄(32%苄嘧磺隆·二氯喹啉)30~40克,加水30~40公斤。
喷。
施药前将水沥干,施药后1~2天覆盖2~5厘米的水层,并放置5~7天。
防治病虫害,每亩可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加阿莫辛250毫升或佳洁士(50%氯溴异氰尿酸)30克加三福顺(6%阿苯达唑·多菌灵)100克,加50-用水75公斤,每5-7天喷一次。
水稻插秧期管理方法1、整地早熟作物田应犁耕、晒干。
对于收割缓慢的田地,我们必须花时间耕种。
一般进行一耕、一翻、一平作业,使水田表面高度小于3厘米左右,达到平、深、松、软的要求,为早耕提供良好条件。
水稻植株的生存。
移植后并促进生根和种植。
2、耕整地前施足基肥,施足底肥。
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并施用适宜的氮、磷、钾肥。
使用碳酸氢铵作基肥时,最好在耕前施用,据试验,肥料利用率可达58%。
基肥中的氮肥用量,杂交中籼稻应占氮总量的30%~40%,中粳稻为40%左右,单晚稻为40%~50%。
另外,对于缺钾严重的田块,每亩可施生物钾肥200毫升,增加土壤的钾素供应。
3、适宜的基苗一般手工种植高产中型粳稻苗每亩插穴1.8万~2万个,每亩栽基苗5万~6万株。
规模化生产时,每亩定植2万穴左右,茎苗基本数6万~8万株。
一般大田每亩栽苗2.3万株左右,需基础苗8万株左右。
小苗可在中苗的基础上相应减少用量,大苗可相应增加用量。
堆肥床旱植和小苗种植,高产生产每亩可出砧木苗4万-5万株,规模化生产每亩可出砧木苗6万-7万株。
4、合理的播种行距耐旱稻苗播种后“爆发力”强。
适用于扩大行(行距)和缩小作物(行距),以改善行间通风透光、延缓。
及时调整收行时间,协调群体和个体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壮秆形成,增强抗倒伏能力,提高茎分蘖率。
杂交水稻的行距为30-33厘米,栽距树10-13厘米。
高产粳稻,行距28厘米以上,规模化生产,行距26-28厘米,株距10-13厘米。
如果土壤肥力低、生产条件差,可相应减小行距,而作物株距保持不变。
5、浅水浅植种植时应做到浅水浅植。
由于农场表层土壤养分丰富,土壤肥沃,土温高,通气性好,因此浅耕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从而促进栽培。
如果水稻秧苗栽得太深,分蘖节容易处于通风不良、营养状况差的环境中,从而延迟水稻秧苗返青和耕耘。
一般情况下,手栽深度控制在3厘米以内为宜。
在种植稻秧的水田里,植株要经常湿润,不能有一层水,更不能有一层深水。
为了提高投掷质量,保证投掷均匀,投掷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向前、向后投掷两次以上。
二是投掷后清理人行道,投掷宽度2米。
三是保证无平水,避免树苗因强风雨飘走,导致树苗向一侧倒落。
水稻苗期管理方法1、温度控制:水稻生长过程中,通常叶片在高温下生长,根系在低温下生长,因此采取促进根系生长的措施温度控制必须遵守,温度必须严格控制。
播种后至出现一叶尖时,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28-30℃,最适温度25-28℃,2叶期维持在25℃,3叶期维持在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4月19日左右育苗的农户会发现,由于播种后气温下降,气温在8-10℃之间,夜间气温较低,应采取打开温室内的灯光或烧水稻等措施。
外壳以提高温度。
小鸡舍育苗的,应在鸡舍外面用稻草或防寒毯覆盖,以提高温度,确保达到苗木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
2、控水:底水浇的时候要仔细,基本上第二片叶之前就尽量不要浇水,以后给种子浇水的时候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在里面的叶尖寻找露水。
。
早上和晚上,在下午的高温下寻找新的生长情况,检查叶子是否卷曲,检查表层苗圃土壤。
如果早晚叶子不喷水,中午新开的叶子卷曲,床土表面变白,则应仔细浇水,全程用经过太阳加热的水。
早上浇水的次数要减少,不要把床里灌满冷水,这样会造成秧苗僵硬,影响稻苗的生长发育。
尽量做到在干燥的条件下壮苗,在水里苗就长,在干燥的条件下根就长,要想包好苗,就必须控制好种子内的湿度。
幼苗只有在干旱条件下才能促进根部发育,尤其是移栽前2-3天,最好不要给幼苗根部浇水,保持干燥。
3、搞好通风管理:水稻秧苗出苗返青后,必须揭掉地膜,棚小,秧苗能很快适应新环境,气温高时揭掉地膜下午,幼苗土壤表层水分蒸发快,根部吸收水分慢,很容易。
造成幼苗生理性失水。
揭去地膜后,可进行小量通风。
根据棚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如果通风达到各叶龄的最低温度限制,必须及时关闭棚。
叶龄增加时,2.5叶阶段要延长苗木通风炼苗时间,温度不宜超过25℃,要通风降温,以免早穗。
3叶期后,通风量逐渐增加,棚内外温度相差无几,夜间若无霜,则无需关闭等待移栽。
4、除草。
目前室内除草效果不好,如果杂草仍然较多,可以用敌稗、速杀稗草、或谷草等在2.5叶苗期前后杀稗草,阔叶杂草较多,您可以将苯达松与它结合使用。
5、病虫害防治。
苗期1.5-2.5叶期喷瑞苗净水剂,每平方米喷1毫升;或每平方米喷洒根瘤菌1毫升,可防治有效防治秧苗立枯病和青枯病。
移栽前5-7天对幼苗喷氧化乐果,防治潜叶蝇,喷富士一号。
1或三环唑防止爆苗。
水稻壮苗剂的用途及注意事项水稻壮苗剂是我国研制成功的集“施肥”、“酸控”、“杀菌”、“化控”四种功能于一体的水稻壮苗剂。
对于碱性土壤pH值7.2以下的土壤使用,可方便插秧旱稻秧的作业过程,稻秧出苗率高。
栽植苗叶宽、叶深绿、苗矮壮、苗多、根系发达。
使用时,除按常规措施育苗(如制作苗床、播种、浇水、管理等)外,播期也可比常规方法提前2-3天,膜内温度30℃以下不必烧毁,但可增加基土浇水量5%。
1、使用说明:(1)种植干苗:每袋加过筛干土7公斤(1.25公斤)壮苗剂,拌匀,铲平10平方米的苗床(1-2亩田种植),用耙子碾平,拌入土壤2厘米深。
,然后彻底浇水播种。
(2)育苗用塑料盘?每袋加入基土80-120公斤,拌匀配制营养土,放入苗盘40-60个(1-1.5亩稻田),浇透水播种(也可先填土)土,摆盘,播种,盖上种子,然后浇水,盖膜)。
2、使用注意事项:(1)各种育苗方法中,种子不宜与混有壮苗剂的营养土混用或覆盖。
(2)配制好的营养土必须搅拌均匀。
(3)本壮苗剂不含除草剂,除草需单独处理。
(4)幼苗生长末期出现肥料流失时,要适量施氮肥,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另外,这种壮苗剂还适用于玉米、蔬菜、烟草等旱地作物的育苗,效果极佳,具体浓度不详,建议减半使用。
水稻苗期抵御寒潮的方法:一是适时播种、补种。
尚未大面积播种的地区,要抓住气温回升的时机,尽快播种,出现烂籽、烂苗、死苗的地方,要抓紧重新播种;根据损坏程度及时处理。
特别是机械移栽的苗木,如果烂种、死苗严重的种子不能满足机械移栽的要求,必须及时补种、补种。
二是规范电影管理。
气温稳定后,应逐步进行炼苗。
如果再次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应用薄膜将拱门严密覆盖。
对于尚未剥皮的秧苗,不要急于剥膜、炼苗。
当温度稳定上升到13℃左右时,选择晴天中午左右开始将两端打开,然后将薄膜合上下午4点开始逐渐炼苗,以适应环境。
当气温超过18℃时膜内温度将超过35℃时,必须将薄膜彻底揭开,防止高温烧苗,待薄膜覆盖后,再合上薄膜。
温度下降。
三是科学施肥、浇水管理。
待气温稳定,幼苗正常生长后,若幼苗生长异常,应单独进行追肥,少量多次施肥,以改善叶、根的功能。
对于去皮的种子,要抓住气温开始升高的时机,相应施肥,促进幼苗生长和活力,并精心管理和保护剩余幼苗。
叶龄3叶左右的旱苗床,可用农家肥2公斤兑水15公斤、尿素2两进行追肥。
对于湿苗的苗田,要趁晴天将表层晒干,以利于弱苗生长。
如需追肥,可在上午田间排水晒干,下午涂浅灌,采用“以水保温”、“以肥促长”的方法促进幼苗生长。
。
四是加强病虫害防治。
旱育苗应避免种子积水,保持土壤适度干燥;水育苗应尽量保证膜内温度稳定。
若出现水分、青枯病,立即使用42%干燥一次或35%干燥湿表粉,当苗苗有一叶一心时,每袋加40克,加水100-120公斤,浇在苗床上处理。
。
对于弱苗种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遵循杀菌和生理规律双重作用的原则,用“绿恒·Hymexyl”5克加Phytolon“1.6%氨苄西林”或中卫“30%乙酰蒜素”10毫升。
》8ml加Phytolon《1.6%乙醇》10ml兑水15kg,人工均匀喷洒在叶片上,可保苗促生长;待苗正常生长后及时追肥,同时注意防治。
防治初代螟、蚜虫、稻蓟马等害虫的侵袭。
水稻旱育抛秧技术?
旱作水稻无盘抛秧技术是利用专用缓释水稻肥和高吸水性的无盘抛秧剂,将水稻种子包覆在水稻种子上,然后进行培养,将秧苗晒干,然后直接抛秧的一种简单易行的保存水稻的方法。田间此栽培技术。
具有无需塑料软盘、不发芽、出苗率高、苗壮、防病虫害、抛苗后易成苗、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
与使用塑料软盘收割幼苗相比,该技术无需投资塑料盘。
该技术使用简单,节省劳动力,降低成本,增产增效,易于农民接受和推广。
其栽培要点如下:1、选择正确的型号。
盘式育秧剂分为早稻、中稻、晚稻三种特殊类型。
育早、中、晚稻秧时,应分别针对早稻、中稻、晚稻使用专用包膜剂。
2.确定用量。
每小包(400克)无盘育苗剂可覆盖1.5公斤水稻种子。
3.浸泡种子。
将精选的稻种用清水浸泡:早稻12小时,中稻8小时,晚稻4小时。
不需要强氯消毒。
4、涂布法。
将浸泡好的米粒捞出,沥干水分,直至米粒不再滴水,然后盖上盖子。
先将种衣剂放入盆中,然后将沥干水分的水稻种子慢慢放入盆中滚动包衣,边加种子边搅拌,直至所有种衣剂都涂在种子上,稍晾干。
5、选择良好的育苗场地,施足基肥,准备育苗室。
旱作无盘苗的苗床应选择菜地或旱地、冬耕稻田等壤土(或土田)。
含沙量低、土壤肥沃、杂草少者为佳。
水田与田地的比例为1:12-15。
整土时施足腐熟农家肥,每亩施复合肥50斤,与土壤充分混合。
将舱室划分为1.7米宽的舱室(包括战壕)。
提起隔室后,将隔室平整并调平。
6.倒入足够的水。
播种前,对箱面浇足一次水,使苗床10厘米以内的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
7、均匀播种并覆盖。
及时均匀地播撒裹有鞣剂的种子,稍压实,盖一层薄薄的细土2厘米厚。
8、旱稻秧田喷洒专用除草剂。
待秧苗长出两叶一心后,按要求对干稻秧及苗田喷洒一次,防除杂草。
9、投苗、拔苗前,下午应给苗床浇水一次,使苗根部有“吸湿泥球”,便于投苗、理苗。
拔苗时,通常将一株或两株幼苗作为单茎拔出。
10、旱作水稻抛秧方法、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与传统塑料盘水稻抛秧相同。
注意事项:1、种子数量不宜过多。
采用无盘种子发射剂包衣的水稻种子,出苗率高,成苗率高,分蘖多,可充分减少种子用种量。
早杂交稻每亩1.5公斤,中晚稻每亩1公斤,常规早稻每亩3公斤,常规晚稻每亩2公斤。
2.包衣时应检查种子含水量是否合适。
浸泡种子后,沥干水(看不到水滴),然后涂上种衣剂。
如果水稻种子干燥过度,则无法混合种衣剂。
水稻种子含有水分,种衣剂会吸收水分、膨胀并粘附在团块上,形成不均匀的涂层。
3、山区早稻、早稻秧苗播种后,要覆膜避热。
4、出苗后48小时内,严禁田间灌溉,以促进苗木生根生根。
云南旱种杂交稻飘香,水稻是如何进行旱种的?
水稻的生长习性是高温、高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低。
注意排水幼苗发芽适温为28-32℃,加工期日平均气温在20℃以上,果穗分化适温为30℃左右℃。
低温下分枝和小穗的分化会延长。
稻穗最适温度为25-35℃,开花最适温度为30℃左右。
当气温低于20℃或高于40℃时,水稻受精就会受到影响。
旱植苗仅保持湿润的土层,具有抗寒、抗旱、保水的优点。
由于它具有抗旱的优点,节约用水和空间,大大提高了产量。
旱稻育苗是一种新型的水稻育苗方法。
其实,这种抛苗方式的主要优点是苗期短,苗壮,管理方法简单。
可采用机器或人工插入,效率高、成本低。
旱稻育苗是一种新型的水稻育苗方法。
其主要优点是定植周期短、苗壮、管理方法简便、机插、人工插秧、效率高、性价比高。
干苗具有苗期短、壮苗、管理方便的特点,由于水稻种子有湿芽、干根芽和冷芽的规律,因此种子发芽主要分浸种后的两个阶段进行。
水稻播种后要进行覆盖,特别是早春播种春苗时,覆盖材料可以是老草灰、细土、松软的。
紫云杉覆盖时,应将种子全部覆盖,具有保温、防寒、防鸟、改善秧苗营养、防盐的作用。
,所以如果你想让水稻长得更好,你需要覆盖它,如果你想掌握这个技术,你需要掌握雪你可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土壤你应该尽量选择优质的种子,你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的地方,栽后不要过早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