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施肥技术要点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
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马铃薯施肥技术要点1、马铃薯施肥的原则如下:施肥的原则是:前行、中控、后保护。
马铃薯前期应尽可能早、快生长,分枝多,形成特定的高产苗架,施肥以氮、磷为主。
出苗后60天内施90%的肥料,中期控制茎叶生长,防止其过快生长,促进其转入地下和后期块茎的生长;不造成叶片过早变黄,保持叶片的光合效率,为地下块茎的膨大产生更多的养分;肥料以钾肥为主,适当增施氮肥。
所有肥料均应在收获前30天施用。
2.马铃薯施肥以底肥为主,一般占施肥总量的60-70%。
经试验,施用基肥可增产5-8%。
基肥与整地或覆盖结合施用。
播种后,每亩覆种蘑菇2000-2500公斤,然后在种子上覆盖秸秆150公斤。
三天后,同时施50%全氮肥、40%钾肥和100%磷肥。
施肥方式以条施为主,次施2公斤。
涂层*。
覆盖秸秆不仅增加了土壤的透气性,而且使马铃薯块皮光滑有光泽,改善了马铃薯的外观,并增加了腐烂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施肥时氮肥不宜施得太晚,尤其是后期,以免茎叶生长过快,影响块茎的生长和品质。
中后期主要补钾肥料可分2-3次施肥,第一次施肥应在幼苗全部长成时进行,以促进提早发芽,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此时氮肥占施氮量的30%,钾肥占钾肥总量的20%。
加水后,沟底留浅层水,并做好排水工作。
提交申请后立即进行。
4.萌芽时施二次追肥,促进茎叶进一步生长,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有利于块茎生长。
此时施肥一般按施氮总量的20%、钾肥总量的40%施肥。
施肥宜在下午进行,避免肥料沾到叶子上。
施肥后应立即浇水,以加速肥料的溶解并便于清洁叶子。
试验表明,后期施用钾肥,与对照相比,不仅增产3%~6%,而且产品的真实性提高2%~3%。
以后要给秧苗施肥。
如果苗木成活率较差,每百平方米应施进口复合肥4-5公斤。
5.马铃薯对钙、镁、硫以及其他介质和微量元素的需求增加。
为了提高品质,可结合灭虫进行叶面施肥。
每亩施果乐叶面肥400倍液。
尽早喷施高氮肥料,以增加叶绿素并提高光合效率。
在后期,即收获前40天,使用高钾肥料。
每7-10天捡起喷洒一次,可防止早衰,加速淀粉积累。
6.施足底肥可促进马铃薯早期叶、枝生长和根系发育。
常用肥料:主要是氮肥尿素尿素肥料性质温和,不会烧伤幼苗和根部。
一旦施用到土壤中,它必须被分解并转化为碳酸氢铵,然后才能被作物吸收。
磷肥最好是过磷酸钙,它不仅含有磷,还含有硫、钙等中间元素;钾肥就是氯化钾。
施肥时,可将三种肥料混合,沿边界条状施用。
7.第一次饲喂可以使用碳酸氢铵、过磷酸钙。
施肥时,碳酸氢铵必须完全溶解,防止肥液浓度过高烧伤叶片。
在桶的底部。
中后期多采用尿素、氯化钾或进口复合肥混施。
8.目前,大多数农民在选择肥料时主要使用进口复合肥。
整个种植过程使用进口复合肥料,氮:磷:钾比例为16:16:16。
虽然进口复合肥料高效且易于使用。
但价格较高,生产成本增加,且配比不合理,特别是磷含量过高,农作物吸收不充分而残留在土壤中,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9.马铃薯对锌肥和硼肥敏感。
锌、硼肥可采用每亩用肥液50-70公斤叶面喷施,每7天喷一次。
一次。
土豆在适宜环境下的需肥规律是怎样的?
马铃薯肥料需求及营养保健马铃薯,即马铃薯,在我国各个生态区均有种植。
马铃薯需肥马铃薯是非粮作物中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又称地蛋、马铃薯、山药蛋等。
成熟早,用途多。
它们是谷物和蔬菜,在生长期间形成大量的茎、叶和块茎,产量较高,需要的肥料也比较多。
由于生长阶段不同,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虽然从发芽期到苗期对肥料的吸收很强,但所需肥料相对较少,约为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的25%,吸收肥料量发芽期迅速增加,达到块茎形成阶段氮(N)、磷(P2O5)、钾(K2O)用量最大,约占整个生育期需肥量的50%左右,总体淀粉积累期间需肥量减少,约占整个生育期所需肥料的25%;。
N>K>P终生吸收,整个生长期需氮量较多,需磷量较少。
中期需多施钾有关研究表明,每生产1000公斤块茎,需氮肥5~6公斤,五氧化二磷1~3公斤,12~13公斤。
需要氧化钾。
因此,要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就必须相应增加施肥量。
苗期氮、钾吸收较多,各占吸收总量的20%以上,磷较少,占现蕾、开花期吸收总量的15%左右,钾吸收最多;约占总量的70%,氮、磷约占总量的50%。
生长末期氮、磷吸收较多,分别约为30%和20%,钾吸收较少,约为5%。
马铃薯吸肥的总体趋势是早中期较多。
此外,马铃薯的需肥量也因品种不同而不同。
因此,马铃薯应根据各时期的需肥量进行管理,选择适合各时期的肥料和施肥方法。
氮肥施用过多,土壤中积累了大量氮素,而磷、钾肥投入不足,导致有机肥、微肥缺乏。
马铃薯生产中,农民还使用高氮复合肥,导致茎叶徒长、枝条细弱、返青晚、成熟晚、病害多、淀粉含量低、大小不规则,影响产量和商品率。
来自土豆。
也有一些农户使用氯化钾,导致淀粉结构被破坏,口感变差,储存稳定性下降。
施肥建议基于生长特征和马铃薯肥料需求。
马铃薯施肥技术应遵循农用肥料为主,化肥为辅,并结合有益生物菌肥,适当追肥;氮、磷使用钾时,采用测土配方生产特定量,相应添加微量营养素,并添加有益菌。
土豆几月份用肥,用什么肥料好?
马铃薯一般在苗期、花后和生长后期需要施肥。苗期:马铃薯苗期,每亩用摩尔水溶苗肥20-10-20+TE兑水浇灌。
您可以用氮肥覆盖它,氮肥通常可以与农业土壤结合。
传统的方法是将尿素施于根部,但这无助于植物吸收。
花后:马铃薯开花后,南方缺钾的土地可增施高钾肥,北方缺磷的土地可多增施磷肥。
块茎开始生长时可施水溶性高钾肥15-15-30+TE,以促进块茎生长,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
生育后期:如果马铃薯在生育后期出现养分缺乏的情况,一般可以进行叶面覆盖含有硼、铜等微量元素的肥料的过程,从而导致马铃薯的膨大。
还可以防止马铃薯块茎开裂,对于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力有特殊的作用。
铜能增加蛋白质含量,有利于增加叶绿素含量,增加植物呼吸作用,对增强抗旱性、延缓叶片衰老有良好作用。
至于哪种肥料最好,取决于具体的土壤条件、马铃薯品种和生长阶段。
一般来说,有机肥和复合肥是不错的选择。
有机肥料提供马铃薯所需的许多养分,并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
复合肥可以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阶段和需要,提供适量的氮、磷、钾等养分。
选择肥料时,建议进行土壤测试,以确定土壤中不同养分的水平。
这样,根据试验结果,可以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数量,以满足马铃薯的生长需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当地农业专家或化肥供应商以获得更具体、详细的建议。
马铃薯对养分的要求
适量施基肥:每亩地施有机肥1500-2500公斤、尿素20公斤、普通钙20-30公斤、钾肥10-12公斤作为基肥。
苗期施肥:结合中耕、培土,每公顷施尿素5-8公斤。
花后追肥:土豆开花后,每亩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100斤。
马铃薯种植时,为满足根、茎的养分需要,施有机肥1500-2500公斤,尿素20公斤,钙20-30公斤每亩地应施钾肥,基肥施用量占肥料总量的2/3以上,可有效提高作物品质。
土壤。
马铃薯在定植期还必须及时补充肥料,保证幼苗生长旺盛。
可结合翻耕土壤,施肥后每亩立即施尿素5~8公斤,确保肥料充分被根系吸收,有利于留苗。
马铃薯开花后,每亩需向叶面喷施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50公斤。
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土壤中元素氮比较缺乏,宜向植株添加尿素肥100-150克,以促进茎叶发育。
土豆定植后,如遇极端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保证花期、现蕾期田间水分充足。
当杂草猖獗时,喷洒灭草松、甲基磺草酮等农药来杀死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