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开花下针时期,我们应该如何合理的进行培土迎针?
当花生进入花后期时,田间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花生的最终产量。种植者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按时施用花果肥 开花期,花生达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养分的需求量增加。
对于不追肥的田块,建议在花期初期每公顷追施尿素8~1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公斤,另外,土壤应保持湿润。
中耕时应在叶面喷施农家肥和钙肥,以促进结荚发育,提高坐果率。
若植株心叶变黄白色并失绿,应喷0.3%~0.5%硫酸铁水溶液。
2、中耕培土,可以加厚土层,促进果针早入土,早结果,并防止果针裸露而无法结荚。
耕作应在田间刚封垄、少量果针已插入土壤、大量果针即将插入花生茎基部土壤时进行。
培土分两次进行,第二次在第一次后10天左右进行。
3、合理浇水和排水 花针期和结荚期需水最多,有利于增加花数,花均匀,果针多。
将很快添加。
干旱时应及时浇水。
建议采用喷灌,避免洪水泛滥。
降雨较多时,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果实腐烂,降低产量和品质。
4、检查骨骼生长情况 花生长腿后容易出现长腿现象。
果针间距大,入土速度慢,影响有效结荚的形成。
在开花后期或当花生植株长到大约时。
40厘米,应检查过度生长。
5、病虫害防治 花生中期最重要的病虫害有叶斑病和毛虫病。
叶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施多菌灵、苯醚甲环唑或唑菌胺酯,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毛毛虫的防治应与培土结合起来。
每亩用50%磷肥250克加细土30~40公斤拌匀,制成毒土土。
花生花期管理技术要点整理用什么肥料更好
控制花生花期的关键是适当的水分管理、均衡的施肥、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病虫害防治。此期间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避免土壤过湿或排水不畅。
花期经常施用钙肥和磷酸二氢钾,有助于提高果实品质。
同时,要迅速清除田间蔓延的杂草,并采取防治病虫害的措施。
选择花生肥料时,优先选用有机肥料,如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猪粪、鸡粪、人粪尿等。
农家肥在施用前,为保证肥料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经过发酵过程。
发酵过程中必须覆盖土壤,防止害虫产卵,温度越高,需求率越高,需要3至6个月才能成熟。
花生的收获时间因地区而异。
在我国,花生收获季节一般是在8月底到10月初,花生收获时间要早一些。
北半球的花生收获期一般为七月至九月,南半球的花生收获期为一月至三月。
花生喜温暖湿润、雨量适中的气候,生长期长。
希望通过识别上述花生花期管理的技术要点,选择合适的肥料,帮助种植者提高管理效率,从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花生花针期应怎样管理 花生开花下针期田间管理要点
1. 及时追肥:花生生长良好的花期不宜施氮肥。
生长不良的田地除施用高能红钾肥外,每公顷还须施尿素2~3公斤。
2. 抗旱防涝:秋季是我省的雨季,极易造成茎叶生长脱落、荚果发育异常。
因此,必须彻底清理沟渠、清除污渍。
在干旱条件下,寻找抗旱性,特别是旱地花生。
3. 喷植物生长调节剂:花生花针期高、多雨时,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会影响干物质积累,导致开花减少。
开花前期喷施硕丰48L,可显着增加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受精率,促进花生坐针,增加花数和结荚数,提高花生后期的抗旱、抗病能力。
一般每公顷使用含0.1%芸苔素的朔风粉1包(5克)。
用50~60℃少量水溶解后,加水40~50公斤,均匀喷洒叶面。
也可与0.1%~0.3%硼砂溶液混合后喷洒。
同时,在生长旺盛的田地,从盛花期至结荚初期喷施一次多效唑,可控制株高,防止徒长。
花生开花了管理都注意啥
1、开花坐针期是花生生产的关键时期,此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齐头并进。此时期对湿度、光照、温度敏感,要注意调节光照、温度、水分。
同时,花期需要大量的养分。
2、科学合理的着装。
花后追肥,既要保证给花生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要防止植株过度生长。
对于水土条件好的田块,在花期初期应每亩追肥,补充养分和防治。
生长、防止倒伏、促进结荚发育。
3、花期花生对旱涝十分敏感,花期后期,遇旱必须浇水,遇涝必须排水。
花后期是花生需水的关键时期,需水量占整个生育期总需水量的一半,此时期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花生的60%~70%。
土壤最大持水量 4.及时防治病虫害,喷洒杀虫剂。
花生控旺技巧
花生花期,每亩用15%多效唑50克,兑水30斤,在花生初花期喷施于花生植株上,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每亩用烯效唑溶液50-100毫克,控制生长还可提高产量。
从开花期到结荚期,每升花生植株喷施矮壮素溶液200-500毫克。
-连续3次取得良好防治效果。
当花长到30-40厘米左右时,控制花的生长比较合适。
1. 化学控制过度生长
1. 花生花期至结荚期,每粒种子用15%多效唑50克,拌施30-45公斤。
它可以有效地向植物喷水并抑制过度生长,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并且价格便宜。
2. 开花期至结荚期每升喷200~500毫克矮壮素溶液,可降低株高,提高产量。
为结荚期,可连续使用2-3次。
3. 花初喷每升烯效唑溶液50~100毫克,喷后15天每升喷烯效唑溶液100毫克,可抑制生长,提高产量。
可增产10%以上,壮茎且不影响下一季作物。
对病害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4. 针刺前叶面喷施美哌尼胺100-150毫克,有促进生殖生长、显着增产、抑制过度生长的作用。
5. 花生始花期至盛花期每升使用500毫克吡啶液,可防止倒伏,促进结荚,提高产量。
6. 针刺初期每升喷施1000-1500mg丁酰肼,不仅可降低株高,还可提高产量。
2. 人工调控生长
从中心向两侧压实花生苗,缩短花生针入土的距离。
为防止花生苗恢复,可在其上覆盖一层土。
此法适用于小面积种植花生,控制徒长,效果较好。
3. 控花期
花生的控花期是指花期末期至结荚期,此时花数最多可达30朵。
如果是-40cm,则在花期末进行控生最为适宜,第一次控生后15天进行二次控生较为有利,此时株高在45cm以内。
目标是增加产量。